四大引擎助推中国工业从去产能向智能制造阶段迈进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和工业转型需求的提升、政策和技术的支持中国智能制造也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当前中国制造业总体处于电气自动化数字化阶段但制造业有众多细分领域不同领域的工业化改革进程有较大差别不同阶段的需求将催生广阔的智能制造空间。
中国工业高度发展时期已过,进入新常态:20122016年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低于GDP增长率,201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迅速下降至1.6%,说明中国正在进入工业新常态阶段,高速发展时期已过。
供给侧改革效果显著,未来智能制造成为新动力:2015年后中国第二产业增速不断回升,主要是因为去产能政策的推进使得中国工业在短暂阵痛后焕发生机;2017年后,第二产业增加值再次回落,未来智能制造将成为保持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源动力。
劳动力、产业转型、政策和技术四大引擎将大力主推中国智能制造改革浪潮:
1)劳动力成本提高:工资刚性上升、人口老龄化导致中国劳动力优势减弱,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
2)产业转型:工业附加值低、产能利用率低倒逼中国产业转型,智能制造可提高工业附加值;
3)政策支持:国家响应全球趋势自上而下支撑中国制造业改革体系;
4)技术支撑:技术积累为智能制造奠定科技基础多项技术已在全球领先。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智能制造转型引擎一:工资刚性上升、人口老龄化导致中国劳动力优势减弱,智能制造可提高生产效率
工资不断上升同时具有向下刚性:十年内城镇单位就业平均工资增长2.57倍,10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凯恩斯理论指出工资有向下刚性,未来劳动力成本仍将稳定上行。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给不断减少:2013年至2018年中国劳动人口比重从73.9%下滑至71.8%,预计2023年将下降至70%,劳动力供给不断减少。
中国劳动力优势逐渐减弱:根据世界经济网劳动力成本指数,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超越日本向美英德等发达国家靠近,中国劳动力优势减弱。
中国智能制造转型引擎二:工业附加值低、产能利用率低倒逼中国产业转型,智能制造可提高工业附加值
工业附加值低,产品低价、同质:中国传统制造业基本追求大批量、规模化、流程固定的低价同质商品,依靠价格优势抢占全球市场。而中国出口商品召回通报指数是日本等国的10倍,产品附加值较低。
产能利用率低:根据国际通行标准,产能利用率低于79%即为产能过剩,近年来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皆低于79%。智能制造可利用柔性工厂、C2M等技术,提高产力利用率。
智能制造将提高工业附加值:智能制造可以深化微笑曲线,中国将有能力向两端发展,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工业。微笑曲线中部产品加工与生产阶段将会进一步被机器自动化、智能化代替。
中国智能制造转型引擎三:国家响应全球趋势,自上而下支撑中国制造业改革政策体系
中国智能制造转型引擎四:技术积累为智能制造奠定科技基础,多项技术已在全球领先
固定宽带等科技基础普及率与发达国家差距加速缩小:截至2017年中国固定宽带用户已达3.5亿,固定宽带人口普及率提升至25.1%,已经接近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宽带人口普及率30.4%。
中国研究支出占GDP比重已接近发达国家,多项技术已在全球领先:中国政府和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2.1%,接近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国积累的技术如量子通信、5G、人工智能等领域处在全球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