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第三届中国光谷人工智能大会暨企业家高峰论坛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开幕。8位两院院士,1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位欧洲科学院院士,40余位学术专家,30余位企业家与500余名师生代表出席会议。大会以“汇智聚能,共创未来”为主题,院士专家、企业精英齐聚一堂,共话人工智能发展。
作为主办方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在致辞中介绍,湖北省以武汉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深入实施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湖北建设,加快推进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也进入关键时期。截至去年,湖北省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过500家,核心产业规模达到389亿元,已初步形成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三高地、两基地”目标,湖北有基础、有条件进入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第一方阵,形成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核心区、应用先导区、产业集聚区。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致辞
尤政表示,本次大会旨在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学者和企业家提供重要的交流平台,形成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互相促进的良好发展局面。学校将继续与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一道,瞄准重大需求、勇立创新潮头,共探智能技术,共创美好明天,努力使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产品更好的推动发展、造福人民。
大会启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为民以《智能时代的航天信息与控制技术发展》为题,拉开了大会主旨报告的序幕。他首先回顾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站在建党100周年的时间点上,中国航天已实现月背软着陆、月球采样回、火星绕着巡、入驻空间站。“信息与控制是支撑航天活动实现探索宇宙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智能时代背景下信息与控制技术更有着新内涵和新动能。”包为民介绍,航天活动正呈现“飞得更远、飞得更久、航天器数量更多、探索对象更复杂”等任务特征,这也将对信息与控制技术提出新要求,对自动化学科发展给予与挑战并存。
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后,工业智能发展的方向在哪里?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以《工业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工业智能》为题,从工业智能发展方向和面临得挑战、工业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工业智能以及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与方法三个方面展开。柴天佑分析了工业革命中,工业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作用,以及制造企业自动化与信息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他提出了工业智能的内涵和实现工业智能面临的挑战科学问题。他还通过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工业智能的技术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业智能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昌俊以《智能与低碳》为题做分享,报告从人工智能与低碳发展、智能技术可赋能低碳、智能技术需追求低碳三个方面展开。蒋昌俊首先介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背景及发展过程,以及信息技术与低碳发展的关系。据他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第一次高潮是在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召开,人工智能正式诞生。同时基础理论被发现,包括感知机、贝尔曼公式。目前我们正处于第三次高潮,此次高潮起始于2006年。交流中,蒋昌俊重点阐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也需要追求低碳目标,特别在算力发展过程中,如何本着云数据中心建设的低碳与安全理念,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何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形成人工智能产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就从知识工程开始。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以《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为题做分享,介绍了知识工程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知识工程的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给出了数据驱动下复杂问题求解的具体路线图。谭建荣还用具体案例做分析,为未来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指出了具体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则以《论网络空间安全对抗中的三域九要素》为题,和与会专家进行了交流。方滨兴是网络空间安全专家,他谈到网络空间安全对抗的三域即时间域、操作域、空间域。报告中,他介绍从防御者的视角出发构建“四蜜”模式、“点线面体”模式、“端边网疆”模式。
据了解,本次大会为期两天,除10个主旨报告外,还设有企业家圆桌论坛及人工智能、校友、青年学者、智慧医疗、智慧能源等6个分论坛共计43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