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AI创业公司来讲,大湾区确实是“良田”。大湾区发展人工智能有独特优势:世界一流的制造业、服务业、物流和终端产品,同时具有完善的产业发展模式,即香港的大学+珠三角高水平的制造业基础+内地巨大的市场需求。”
官方数据显示,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在2017年就已经达到约260亿元,约占全国1/3,带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相关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及相关产业规模均居全国前列。
这里既有华为、腾讯和华大基因这样的巨头,也集合了商汤科技、大疆创新、优必选、碳云智能、云从科技、图普科技、小马智行、小鹏汽车等当前国内AI领域半数以上的“独角兽”。但不容忽视的是,国内大量的人工智能创企尚处于商业化的起点。
亿欧智库《2018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研究报告》显示,2014-2017年间,国内约700家人工智能创企获得投资,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但在商业落地前100强的公司中,接近七成企业年营业收入不足2亿元,四成以上企业仅为1亿元以内。即使是排名前列的寒武纪科技、旷视、商谈科技、云从科技等“独角兽”,年营收规模也在10-20亿元范围内,难与巨头并肩。
另一个数据可以侧面反映中国AI技术的商业化程度,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1997年至2017年,中国AI论文产出位居全球第一,但在全球AI论文产出最多的20家企业中,中国仅有国家电网上榜,排名第14。
业内观点认为,随着AI技术商业化的压力增大,人工智能初创企业面临倒闭潮。这一趋势目前在投资领域亦有征兆: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委员会2018年报告显示,全国人工智能企业4040家,但拿到风险投资的公司合计1237家(含31家已上市公司),只占总数的30%。
一方面是行业的万亿前景,一方面是创企迫在眉睫的生存压力。云从科技的第二大股东——佳都科技CEO刘伟今年指出,“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至今,将在今年迎来黄金爆发期,主要是应用场景大规模落地,产业发展经历了从注重技术到体现产品,再到大规模场景落地的过程。”
但他在谈及投资独角兽问题时也对新浪财经表示,当前不少AI创业公司虽然拥有技术,但是技术难以匹配实际应用场景,因而商业模式并不成熟。
对此,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执行院长王咏刚的看法是,AI进入了商业化的深水区,“今天当我们要求把人工智能和商业业务进行严格、紧密整合的时候,我们发现它的难度更大,它的需求更复杂,它实现的周期可能会更长。”他认为在应用为王的阶段,AI赋能极为重要。他以创新工场去年成立的子公司创新奇智为例,后者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提供 AI 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
“1.0到2.0,从科研到商业赋能转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什么?在于前期我们发现AI都是摘了那些比较容易摘的果子,AI把互联网的内部大数据、流程里面的广告预测、商品推荐全都摘掉了,这些果子特别容易摘,因为只要把AI技术用起来就能得到结果。
然后AI把一些浅层感知的果枝摘掉了,比如说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影像的理解,这些摘掉之后发现接下来AI干什么?这就涉及到AI本质到底是什么的问题,AI本质是应该帮助人类的各个行业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他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人工智能技术正从科研突破向商业落地稳步发展。从科研实验室中走出来的深度学习、迁移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已经开始深入到金融、安防、零售、制造、交通、物流、仓储、能源等具体的行业领域,并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通过智能算法大幅提升业务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距离上述目标期限还有一年,人工智能创企能否借助大湾区的“天时地利人和”走进商业化时代?或许我们不久就能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