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即将建成全球第一条智能化高铁,预计于今年年底开通。
这条智能化高铁的名字是京张高铁,起自北京北站,终到河北张家口站,听起来似乎没啥特别的。
不过,它却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要的交通保障设施之一,正线全长174公里,车程50分钟,比普速列车缩短近2个多小时。
这么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厉害了呢?
更吸引人的是,京张高铁颠覆了传统轨道运行习惯。
首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的自动驾驶。
京张高铁运用了当前最热门的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
从驾驶功能上看,其具有自动发车、自动停车、自动运行、超速防护、车门和站台门联动等五大特点。
后台运营方面,车站环境舒适性监控系统、能源管控系统等各类系统保证车站的高效运转。
同时,搭载高铁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地震预警系统、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等组成的智能调度指挥系统,确保列车安全高效运行。
对于乘客来说,还将享受刷脸进站、机器人运行李和自主导航等智能服务。
如此超前的重大建设是如何实现的呢?
拆解京张高铁的架构,不得不说,自动化领域的智能硬件和智能软件可是至关重要。
例如,京张高铁车身安装有数千个智能传感器,借助于这些感知,京张高铁才能随时掌握运行周边的环境。
基于人工大数据,智能系统还能实现列车全天候设备运行状况自动巡检,对设备异常、突发情况及时报警。
除了单个列车的智能化运行管理,基于物联网的管理平台,还可对整个铁路系统的列车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
借助于智能硬件和智能软件,铁路正在向着全生命周期的智能铁路生态发展。
由此,我们也看到了潜在的市场空间。
可以说,交通运输是一切贸易的开始,国家在铁路的投入也在逐年加大。
预计2019年我国铁路投资额将有望达到8500亿元,以确保投产新线6800公里,其中高铁3200公里。
从智能化铁路来看,虽然距离推广无人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整个铁路管理系统上云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因此,从终端设备的数据采集,到数据中台的处理分析,以及后期的远程监控和调度等,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智能化铁路的发展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铁路,还包括陆运、海运、空运等其他交通运输系统,都在大力推进智能化建设。
例如,前不久凯旋归来的全球首艘智能VLCC 82号船,顺利通过了30万吨超大型智能原油船航海项目的考验。
VLCC 82号通过全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可以实现全船的能耗管理、航路的优化、全船系统设备的健康管理。
油轮上还配备货物计算机,监视货物的装卸以及计算装卸过程中船所受的所有的力。更有防海盗系统可在35秒内迅速向船舶公司和船舶主管机构发出报警。
而即将建成通航的大兴机场更是以“智慧机场”为打造理念。
基于广泛的多方协同和智能指挥调度能力,大兴机场将大幅降低航班各节点等待时间,同时通过智能视频分析主动识别安全风险,为旅客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对于旅客而言,不仅能通过互联网为旅客定制个性化的导航服务,还能实现行李全流程追踪。
可见,智能化交通运输的市场空间还是非常巨大的,也难怪自动化巨头纷纷把交通运输业务列入重要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