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傍晚,上海小马路商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里不仅是长宁区百姓常来常往的休闲娱乐空间,更是长宁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也是一个地下民防工程。“小马路商场民防工程人员密度超过预警阀值!”正执行巡检任务的长宁区民防地下空间管理员丁嘉晨突然收到一则报警信息,他当即赶到现场,督促通道人流疏导。那么,管理员是如何在第一时间知道这处民防工程实际情况的呢?答案就在一个小小的物联感知设备上。它就是长宁民防的“安全卫士”,集烟气、温度、有毒气体、红外闯入监测等功能于一身,能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发送至巡检员手机上。
上海市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副主任葛伟荣今天告诉记者,在上海,物联技术已经在民防领域开展广泛试点运用,借助物联设备的感测技术,民防工程的管理工作将比以前更智能、更高效。“我们现已整理出5大类民防工程安全风险点,针对火灾、渗漏水、非法进入、有害气体等安全隐患分别设置了温湿度监测、水浸监测、红外入侵监测、综合气体监测传感器等17种物联感知设备。”
徐汇区民防办地空管理科副科长李钢介绍说,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大部分居民小区和商务楼宇实行封闭式管理,传统的人员上门巡检方式受到了极大限制。
他表示,要保障特殊时期民防工程安全,“线上”巡检成为重要的一环,要一边与属地社区保持密切联系,一边组织管理员每天定时开启监控系统,掌握民防工程内实时情况。
而另一边,静安区民防应急管理指挥中心,一块蓝色的横向大屏幕上分布着几个功能板块,不停地更新着数据。
区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主任汤孙青正盯着这个民防工程监测管理的“神经中枢”,此时,屏幕上弹出一个鲜红的预警信息:沪太路1188弄地下室水浸报警。他当即打开该地的视频监控,确定该工程确实出现地面积水情况,通过定位查询全区地下空间管理员即时位置信息,就近将现场核查任务派单至管理员季旻彦。
管理员季旻彦当时正在离该工程数百米的另一民防工程进行巡检,接受工单任务后,他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发现居民楼下水管破裂,导致污水倒灌入地下室,水深已达2厘米,要立刻进行排水作业,这已超出了民防的职能范围,季旻彦马上将问题反馈至工作平台开展联合处置,进行施工修复。
这种高效响应的背后,是科技的力量在支撑。“自动感应、自动报警,第一时间发现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智能物联设备的配置和应用,保障了实时发现、实时派单、实时跟踪、实时督办。一线管理人员手持民防综合管理App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现场处置。”
物联赋能为民解忧
幽闭的地下空间常常会出现无线信号逐步衰减,甚至消失的现象。而在2019年防空警报试鸣暨全民国防教育日期间,长宁区仙霞路700弄民防工程成功实现地下空间信号的实时通信,圆满完成了人员疏散掩蔽演练的高清电视直播。
这其中的秘密就是民防要素箱。民防要素箱,是长宁区民防物联网建设的关键法宝,在外连接信号源、向内部署传感器,使得老旧居民小区内的民防工程可被居民在平时“用起来”,人员疏散掩蔽演练中“活起来”。
“在民防工程中部署物联感知措施,不仅是日常安全管理实现‘人防+技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智慧民防’建设,实现‘一网统管’的新基建。”市民防办副主任姜执伟调研长宁区民防工程管理建设情况时说。
自2012年起,长宁区逐步部署在重点地下空间和民防工程内的物联报警设施,是上海市第一个在民防工程内试点建设物联终端的区域,也是目前全市物联设备建设程度最完善的区域之一。
智慧民防共赢未来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科技铸盾强防”的理念应运而生,上海市民防办早早就开始布局谋划智慧民防建设,其中民防工程管理领域物联设施建设正是关键内容。
在市民防办的指导下,各区纷纷开展物联设备在民防工程环境下的试点运用,各具特色,也发现了不少问题症结,如物联设施、数据采集、处置流程等方面的不统一、不规范。
如何克服这个困难?市民防办意识到,“要下好一盘棋”,紧扣市城运中心要求,紧跟全市统一标准和技术路径,形成民防领域业务数据标准、物联设施标准和采集通信标准,抓紧出台市层面的规范性文件。
市民防办党组书记、主任钟杰在谈到构建民防治理十大体系时,对智慧民防建设提出了鲜明的观点:要实施科技铸盾强防工程,推进科技赋能增效,增创优势、走在前列,努力形成民防领域的上海经验、上海示范、上海样板。
智慧民防建设,关乎地下空间安全管理,要牢牢跟紧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在钟杰看来,“一网统管”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牛鼻子”工作,也是全办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对民防管理能力的重要检验。
未来,上海民防将以智慧民防为支撑,科技赋能适应数字化转型,紧密接洽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应用场景,加快推动民防工程管理领域物联设施建设,探索民防领域的数字“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