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西周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偃师造出的歌舞艺人,是人类最早记载的“机器人”。20世纪70年代,现代智能机器人研发在中国悄然起步。
1982年,沈阳自动化所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仅用一年时间就走完了国外几十年的路。
2000年,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台具有人类外形、能模拟人类基本动作的类人型机器人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问世。
转眼到了2021年7月4日。经过约 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作为空间站“大力士”的核心舱机械臂大显神威,全部核心部件实现国产化,并形成了多项国家空间机器人行业标准,引领空间智能装备的中国制造之路。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曾发出幻想:“每一件工具都能按照命令,或者,甚至按照自己的预想去完成它所担负的工作,比如织布的梭子会自己穿梭。”其实,这便是智能制造的一种预想范式。只不过,当今世界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绝对是先哲们不敢想象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
冲天数字透天下,满城尽是智能化。今天,全球最壮丽的AI之声,将在黄浦江两岸奏响。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秉承“智联世界 众智成城”理念,将围绕“AI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方向,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的前沿进展,广泛传递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理念与价值,推动相关治理和规范形成全球共识,塑造“更人文、更开放、更活力”的发展生态。伴随着AI芯片弯道加速,算力突破持续赋能,AI从四年前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未来名词”,变成如今全面介入日常生活与工作的“热销品”。
就拿穿梭于展区的“斑马智行联名款无人零售车”来说,最多可以承载500公斤,相当于两个三开门大冰箱的容量,可实现招手即停、扫码取货,被亲切地称为“AI货郎担”。日常生活中,AI+健康来了,AI+教育来了,AI农业来了,数字全业态时代扑面而来。尤其是,人工智能是上海落实国家战略部署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也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
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当今之“奇者”实属AI也。从数联到物联再到智联,城市在快速融入并分享AI的绚烂璀璨与鬼斧神工。如果说,数字化是在夯实城市的硬实力,那么,与“更人文”相生相伴的智能化,则是在激发城市生命体每一个“细胞”的活力,它必将是城市喷薄欲出的重要软实力之一,让城市更具有智慧,更张扬活力。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让城市与人工智能相爱相融。弄潮迎风起,正是扬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