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QQ在线  企业微信
 资讯 > 5G/新材料 > 正文

为什么现在5G信号弱还总跳网 真相都在这里

2021/05/12中关村在线880

近年来,“5G”一直是名副其实的网络热词,时至今日,5G更是从概念形态逐步商用落地,其发展之迅猛,让身处其中的我们感受颇深。

不过,愿景往往都是理想化的,对于5G而言,在全面普及的进程中,纵然全社会都对此抱有热忱,但事实上仍旧存在一些客观问题,还需要大家用理性、宽容的心态去看待。

5G体验欠缺 用户只换机不换网

手机作为5G覆盖及普及最重要、最广泛的终端设备之一,从19年开始,便早早搭上了这趟科技快车



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受国家积极推动5G建设的影响,2020年12月,我国5G手机出货量1820万部,占比68.4%。从2020年全年来看,国内市场5G手机累计出货量达1.63亿部,占比为52.9%。



(图源中国信通院官网)

国内方面,华为、OPPO、vivo、魅族、中兴、一加、小米等等主流手机厂商更是积极求变,推出了包含高中低不同档次在内的5G机型,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产品线;而国外发展同样迅猛,在苹果、三星、Google等厂商引领下,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5G机型。

可以说,单纯就手机终端而言,说一句全面进入5G时代也不为过。但问题是,5G手机发展之快,意味着5G体验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吗?很遗憾,好像并不是这样。

事实上,在使用5G网络的过程中,不少用户纷纷反映5G手机的网速似乎还不如4G网络,明明挂着大大的5G“logo”,但却享受着与之不匹配的下载速率,更无语的是,想要体验极速5G速率还需要去特定位置,甚至还会伴有卡顿、延迟、跳网等尴尬情况。这就很难让人理解了,说好的“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呢?



总之,现在面临的问题无非是,5G终端发展快,但5G体验却并未跟上,用户只换机不换网似乎也成了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基站不够多,覆盖不够广?还是运营商有“套路”,亦或者其他问题呢?

5G表现受多因素影响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5G上网并没有特别快?5G信号也不总是很稳定呢?其实,这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

我们知道,无线信号频段越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就越快,但信号衰减也会随之递减。而5G和4G频段并不相同,按照工信部消息,中国移动拥有2.5G-2.6G以及4.8G-4.9G两个频段,中国电信则是3.4G-3.5G,中国联通为3.5G-3.6G。对比来看,国内运营商4G频段则集中在1.8G到2.3G之间,频段更低,信号衰减并不严重,因此4G基站传输信息的距离更远,其覆盖范围也要远远高于5G。

5G覆盖范围更小,这就意味着其稳定性可能会受到移动速度的影响了。一旦移动速度太快,当前基站的信号范围马上就会转移到下一个站点上,总是来来回回寻找站点,自然会对信号有所影响。因此,在高度行驶车辆上,可以很明显感觉到5G信号的不稳定。

另外,5G覆盖范围也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假如一个5G基站覆盖范围可以到达半径100米,但并不意味在此半径内就一定可以接收到5G网络。究其原因,还是与5G信号自身的特性有关联,5G是典型的高频短波,除了信号传播范围小外,穿透能力也不足,很容易受到遮挡。因此,在一些高楼大厦密集的区域,如果5G基站建设得不是很密集,5G信号就会受到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在不同地点网速会有很大差距的原因。



除此之外,5G网络表现还受到终端性能、用户数量以及所选5G套餐的影响,尤其是5G套餐,它决定了运营商的5G上行边缘速率以及下行边缘速率,如果5G服务不给力,那你拿着多高端的5G手机也白搭。总之,一份完整的5G体验是由5G基站、5G终端以及5G套餐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5G体验都会大打折扣。

4G有没有必要升级5G 

既然5G体验并不完美,是不是就没必要换了呢?事实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绝对,也没有标准答案。

一般而言,需不需要换取决于5G是不是会和大众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交集,不否认智慧医疗、无人驾驶、智能工厂、智能工业制造等等美好愿景会改变我们的生活,但要说普及还遥远的很,至少很难影响到现阶段生活,自然也就很难成为4G换5G的推动力。

除了个人需求外,一些现实原因,也需要考虑在内。

在去年12月份召开的“2021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上,曾指出国内累计已建成5G基站71.8万个,但在2020-2024年,还仍处于5G网络规模建设期。另外,在1月26日,国新办举办的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也表示“2021年计划新建5G基站60万个,在实现地级以上城市深度覆盖的基础上,加速向有条件的县镇延伸……”

毫无疑问,5G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短期内很难实现5G全民覆盖,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至少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是没有“上车”必要的。

关键词:




AI人工智能网声明:

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网站(www.aichinaw.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gongboshi.com

工博士人工智能网
商城
服务机器人
智能设备
协作机器人
智慧场景
AI资讯
人工智能
智能机器人
智慧城市
智慧农业
视频
工业机器人
教育机器人
清洁机器人
迎宾机器人
资料下载
服务机器人
工博士方案
品牌汇
引导接待机器人
配送机器人
酒店服务机器人
教育教学机器人
产品/服务
服务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零部件
智能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扫码反馈

扫一扫,反馈当前页面

咨询反馈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