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京4月23日消息 4月22日,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气候中心、阿里达摩院等联合举办AI气候预测大赛。主办方介绍,该次大赛产出多个突破性成果,来自全球13支队伍取得比《Nature》模型更优的性能,AI预测显示,未来2年全球气候平稳,厄尔尼诺等反常气候现象出现概率较低,这意味着,根据模型预测,今年夏季长江流域出现洪涝灾害几率较低,此外,今年全国可能还将迎来一个暖冬。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是地球上最强、最显著的年际气候信号,经常导致洪涝、干旱、高温、雪灾等极端灾害的发生,准确预测成为防范的关键。过去两年,业界开始从传统动力系统预测逐步转向探索AI算法预测。2019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罗京佳教授等发布在《Nature》的论文提出了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将厄尔尼诺 ENSO的预测时效从不到一年提前到一年半,并取得80%左右的准确率;其对半年以上的Nino3.4指数预测,比国际最优秀的动力预测系统更好。
本次AI气候预测大赛再进一步,探索对厄尔尼诺现象进行长达2年的年际预测,挖掘AI新算法。大赛共吸引到海内外2849支队伍参赛,其中13支队伍研发的AI算法模型成绩超越了《Nature》论文模型的39.2分,意味着比原模型取得更长周期、精准度更高的厄尔尼诺预测结果。
西安交通大学桑维光带领的队伍夺冠。他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分离时空提取模型,交替使用CNN和TCN方法提取时空特征,更有效地降低参数量和过拟合风险。桑维光告诉记者:“要对ENSO进行2年的预测难度很大。我们采取的新方法,在不同数据集表现都位列前三,鲁棒性更好。”
参赛团队研发的AI也对未来两年全球气候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未来2年NINO 3.4指数波动小(未出现连续5个月以上超出阈值0.5℃的情况),因此大概率不会出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全球或将迎来难得的2年气候平稳期,这也预示着今年夏季长江流域出现洪涝灾害几率低,全国还将迎来一个暖冬。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曾庆存现场指出,人工智能与大气科学的结合大有可为,希望未来研究人员能把大气科学规律和方法更好地与AI结合,要敢于为世人、为世界之先,创造出最好的人工智能。
中科院院士王会军表示,近年因全球气候异常带来的灾害频发,要求科研人员必须从新技术、新角度寻求突破。人工智能正给气象科学带来新机遇,特别是在对全球和区域气象数据的获取和使用、极端气候和灾害的预测预报两方面,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凌铁军表示:“在海洋预报与预测领域,仍然有很多科学与理论问题尚未完全解决,AI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据介绍,大赛涌现的AI新算法,将用于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等机构,为未来极端天气提供预警信息。
世界气象组织(WMO)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祝贺大赛的举办,他表示,人工智能已成为地球预警系统和多灾害预警服务的基本方法,其创新及应用是WMO及成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解决未来科学问题的最重要领域之一。
2020年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达摩院发布天、空、地多源数据精准分析平台AI Earth,该平台可实现短临天气预测能力,预测3小时内1公里网格空间的降水信息。达摩院视觉智能实验室负责人徐盈辉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利用AI技术探索中长期气象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