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每年都是博鳌亚洲论坛的“热词”
今年也不例外
本届博鳌亚洲论坛第二天,共安排了26场分论坛、圆桌会等活动,多场“重头戏”陆续展开。在各分会场中,AI、数字化频频被提及,而“后疫情时代的人工智能”更是吸引了众多科技大咖,探讨人工智能的技术、产业应用和全球治理等问题,场外等候入场者排起长队。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
量子计算将影响人工智能发展
作为图灵奖得主,“公钥加密技术之父”惠特菲尔德迪菲在1965年加入了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见证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人类对于计算力的预测还是太保守了。”他表示,人工智能的研发已超过65年,对于现在人工智能所产生的任何突破,他都很关注。
百度集团首席技术官王海峰则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新技术不断诞生,尤其是如果量子计算有了突破,会对计算架构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并最终影响人工智能的发展。他强调,深度学习是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驱动力,而百度下一步的人工智能发展,将注重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包括信息流、地图、翻译等等。
智能听诊器“黑科技”亮相博鳌
疫情时代,人工智能与医疗的结合备受关注,而AI的辅助则使“互联网医疗”站上风口。知名医药公司默克集团旗下的默克电子执行董事会成员兼电子科技首席执行官毕康明称,默克正支持量子计算项目,以期待在医药研发领域优化复杂的化学合成,产生最好的产品。
后疫情时代的人工智能
博鳌亚洲论坛咨委、阿斯利康公司董事长雷夫约翰森则表示,AI已造福病人及护理行业,并在疾病的预防预警方面发挥作用。此外,AI线上诊疗能让边远地区的病人得到诊断。
仿佛为了呼应约翰森的观点,在“未来医疗新生态”分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孙锟,带来了一样人工智能“黑科技”,并被主持人称为“有备而来”。他从口袋中掏出一枚智能听诊器:“我们研发了一枚人工智能听诊器,可以通过信息的采集及云计算,提升基层儿科医生的早期筛查能力。”
作为一名小儿心血管医生,孙锟认为,先心病的早期筛查与发现非常重要,智能听诊器则能让边远地区的基层医生具备与专家相似的听诊能力,这也是人工智能赋能基层医护、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践。他还透露,新华医院将在全国培训十万名基层儿科医生,将底网补齐,实现分级诊疗。而项目首站,就将在海南试点。
未来5-10年人工智能红利变现期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我国将“新一代人工智能”列为科技前沿攻关的七大领域之一,还设立了国家级实验室。世界其他国家也普遍将人工智能视为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的核心驱动力。
“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一直秉持‘四字原则’,那就是顶天、立地。”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认为,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传出利好,科研的投入会超过7%,基础研发的投入会达到10.6%,这给了科技工作者很大的信心。“立地”方面,人工智能已在各个领域落地,并和每个人发生关系。“未来,人工智能将像水和电一样无处不在,接下来会是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新十年。”她认为。
同为人工智能企业,小i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袁辉也认同,未来5至10年将是人工智能的红利变现期,并将面临机遇和挑战。机遇在于,人工智能已在各行业落地,挑战则是现有的技术体系和技术框架仍未突破过去60年积累的技术体系。他认为:
“在未来产业应用的发展中,人工智能将遵从三大原则,即从简单到复杂,从虚拟到实体,从企业端到消费端。消费级产品是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并非瞬间爆发,只有你准备了,人工智能才能进行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