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逢壬数九,又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这段时间也是易感人群的“危机时刻”,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预防和监测至关重要。可是今年冬天,对于宁夏银川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而言,没有那么“难熬”了。一套家用可穿戴智能设备,让呼吸慢病进入数字化管理系统,让呼吸慢病患者无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现已成为仅次于高血压、糖尿病的中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普通工薪阶层的人一旦患上慢阻肺病,1年至少住院2次,治疗费超过6万元。”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许旺介绍,他们一直致力于有效预防与控制该疾病的蔓延。目前,他们研发的一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智能医疗平台,已成为全国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智慧医疗系统”。
“戴上这枚‘戒指’,医生可以在后台实时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血压、脉搏、血氧、心率等信息。”许旺一边向记者展示“智能戒指”,一边介绍,这是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在银川市科技局重点专科科技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开展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简称呼吸慢病)智能化管理模式研究。项目在2019年建立了宁夏呼吸慢病数字化管理平台,引进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实现呼吸慢病患者的家庭远程健康监测,不仅为呼吸慢病患者提供智能、全程、连续的医疗健康照护,最大程度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降低医疗费用,延长生命。
记者看到,除了这枚看似普通的黑色戒指,智能药盒、智能吸入制剂、家用制氧机、家用呼吸机、便携式肺功能仪等组成的家用可穿戴智能“6件套”,均植入了芯片,不仅可实时掌握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心率、血氧等信息,还能实时显示患者的用药情况,每个设备所捕捉到的信息也都将上传至呼吸慢病数字化管理系统,患者是否遵医嘱用药、是否出现低氧血症、肺功能是否正常等信息,也将实时滚动在数字化管理系统中。
据了解,银川市在2019年发布的承诺为民办十件实事中表示,将为2万名40岁以上居民开展免费“慢性阻塞性肺病筛查”。根据目前的数据统计,宁夏呼吸慢病数字化管理平台覆盖银川市三区两县一市,参与管理的医疗机构有156家,系统上显示的每一处异常情况,诊疗中心都将及时通知基层医疗服务中心及时干预治疗。目前,银川已累计筛查呼吸慢病患者86400多人,智能设备在2000余名患者身上发挥了明显作用。“可以说,我们形成了‘区域呼吸疾病诊治中心—基层医疗服务中心—呼吸慢病患者家庭’之间通过互联网密切联系的服务体系。”许旺说,
2017年以来,银川市科技局组织实施了3批共20个医疗卫生重点专科科技项目,实现了医疗重点专科科技项目银川市公立医院100%覆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智能化管理模式研究则真正为无数患者排忧解难,成为“5G+医疗”下的最新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