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疫情”暴发已有数月,人类社会这台大机器终于重新运转起来,“疫情”尚未退去,但在适者生存的大环境里,这次,各行各业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场变革要从“新常态”说起。
“疫情”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思考,发展到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究竟能在人类社会面对“脆弱”时带来多少裨益?人类社会还需要怎样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可以从我国今年提出的“新基建”中找到些许答案。
7月9日开幕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特别策划了“AI夜话”,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优必选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剑,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郑庆生等嘉宾就“人工智能新基建”进行了对话。
吴金城表示,上海将围绕新基建,在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创新平台、应用示范、制度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周剑表示:“新基建战略的提出必将推动智能化进程全面加速,优必选科技会紧抓这一重大机遇,以智能机器人为载体,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打造‘硬件+软件+服务+内容’的智能服务生态圈,推进新基建,助力经济、社会的智能化升级。”
新基建,给人类社会加个“底座”
2020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决策层强调,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要加快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这并不是国家首提“新基建”,但在当时“技术抗疫”背景下,无疑释放了一个信号:
国家要在“铁公基”原有社会基础设施上,再加一个“底座”,一个“技术底座”。
随后,各地政府纷纷下发文件,落实“新基建”政策,重庆2.7万亿投入924个新基建项目,河南3.3万亿投入980个新基建项目,福建3.84万亿投入1567个新基建项目……
在政府大手笔投资项目逐渐显山露水时,再回过头来翻看新基建“名册”,雷锋网发现,智能机器人成为少有的几个指向性明确的硬件项目。
同样,智能机器人也是今年“科技抗疫”队伍中的强劲力量。
智能机器人,危险地带的抗疫利器
“抗疫”期间,全国各地医院医护人员赶往疫情集中区驰援。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智能机器人也在集中力量支援前线医院,为不眠不休的医护人员提供助力。
武汉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中心医院)是离华南海鲜市场近的一所综合性医院,疫情期间收治病人数量仅次于金银潭医院,整个医院的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成为常态。
也是在这家医院中,疫情期间逐渐引入各类机器人,为医护人员减轻工作负担。3月,中心医院与优必选科技跨界合作,AIMBOT(智巡士)机器人跨省驰援中心医院。
AIMBOT(智巡士)上岗武汉市中心医院
AIMBOT(智巡士)是优必选科技此前在室内智能巡检领域已经商用的一款机器人,此次在疫情中特别被用于工作量巨大又尤为关键的测温及消杀工作。据数据表示,AIMBOT(智巡士)机器人测温相较于手持式测温,每日可节约人力成本64%,单人工作量下降80%,检测效率由3人/分钟提升至22人/分钟,极大缓解了中心医院面临的人力紧张问题。
AIMBOT(智巡士)在中心医院检测出人员体温异常的画面
武汉市中心医院是一家引入优必选科技防疫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医院,早在今年2月,该解决方案就已经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落地应用。
ATRIS(安巡士)在深圳三院门诊部广场消毒杀菌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是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收治医院,因而也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经过前期调研,针对医院的实际需求,优必选科技为该医院提供了针对室内体温监测与消杀、室外疫情管控与消杀、宣传与导诊三个场景的卫生防疫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并具体落地应用了室内测温巡检机器人AIMBOT(智巡士)、室外智能防疫机器人ATRIS(安巡士)和咨询测温机器人Cruzr(克鲁泽)三款机器人。
在疫情之前,在医院中引入如此之多的智能机器人是难以想象的。而在此次疫情中,面对初期的医护人员紧缺、医用物资紧缺现状,“无接触服务”受疫情影响而受到重视,引入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这一全新尝试,既提升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降低感染风险,同时也推动了智能机器人进一步在商用场景落地应用。
这次,危险地带的抗疫利器,也将在“疫后”产生更多的化学效应,而要实现智能机器人这类重技术型产品在更多场景中的进一步商用,没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是难以实现的。
智能机器人,从一个伺服舵机做起
优必选科技在疫情期间,针对不同场景投入诸多智能机器人参与到防疫工作中,而要让智能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像人一样完成各类工作,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其中,伺服舵机是机器人的基础技术,也是核心的一项技术,如果无法迈过伺服舵机这个门槛,在研发机器人过程中,就只能依靠购买日本、瑞士等国外企业昂贵的伺服舵机来进行设计。
从2008年开始,经过近五年的潜心研发,优必选科技的初创团队终于研发出了自己的伺服舵机,并成功地将成本降到可以民用的水平,这为之后实现智能机器人的商业化铺下了基石。
伺服舵机的自研只是这项庞大系统工程的开始,随后这家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投入更多核心技术的研发,目前已经布局了高性能伺服驱动器及控制算法、ROSA机器人操作系统应用框架、运动控制算法、计算机视觉、自主导航定位算法、语音六大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成果。
正是基于这些技术的积累,优必选科技在智能机器人的更新换代、功能完善上始终保持着创新和先发优势。
2017年,优必选科技推出商用服务机器人Cruzr(克鲁泽),2018年1月2000多台Cruzr(克鲁泽)在居然之家百城千店上岗工作,是人类历史上人工智能机器人大规模的进入线下新零售。如今以Cruzr(克鲁泽)机器人为载体的行业应用遍地开花:在国家会展中心内的中国银行虹桥会展中心支行担任“AI金融投顾”,在云南省博物馆担任“文化艺术传播者”,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东省成果展担任“智能导览员”,在深圳市行政服务大厅是“智能行政服务助手”,在重庆高新区金凤镇老杨群工站是“老杨群工”,在中国科学技术馆是“智能防疫助手”……
Cruzr(克鲁泽)在中国银行智慧营业厅上岗
Cruzr(克鲁泽)在中国科学技术馆进行体温检测及口罩识别
2018年,优必选科技开始探索安防巡检行业,先后推出了室外和室内两种环境的智能巡检机器人ATRIS(安巡士)和AIMBOT(智巡士),目前已经在北京首钢智慧园、国家电网变电站、深圳数据中心等上岗服务。
从国家新基建提出,到“疫后”新型社会基础设施“技术底座”的搭建,智能机器人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通往下一个十年,作为新基建的新载体,智能机器人是社会和经济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将会渗透到生活、生产中的更多领域。
立足人工智能教育,才能基业常青
人工智能教育是近年来较为火爆的一个细分领域。
工信部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周明曾在2016年向媒体透露,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时至今日,人工智能人才缺口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华为在去年曝出的8位百万年薪应届毕业生,几乎都是从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研究的学生。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人才,是新基建赋予教育的重要使命。
人工智能是新兴的学科,也是知识体系需要不断刷新的学科。在这方面,有科研能力及实践经验的人工智能企业占据了的优势。
据了解,优必选科技从2016年开始布局教育业务,至今已经走了五年,成为这一领域的领航者。其联合多方面资源构建了人工智能教育解决方案,包含人工智能课程、师资培训、活动竞赛、空间建设、教育云平台等内容,覆盖小学、初中、高中、高职高校各学段。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重庆、昆明、成都、苏州等城市,有2000所左右的学校和优必选科技开展合作,让人工智能教育走进了课堂。
近日,优必选科技正式对外公布了联合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落地的人工智能教育项目。
优必选科技与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落地的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在这一项目中,优必选科技推出了独创的三级运营体系,涵盖96所标准校、4所中心校和2所基地校。其中,标准校覆盖项目内所有中小学,通过教程、教学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启蒙,培养兴趣为主;中心校额外配备了人工智能实验室,为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深度实践机会;基地校则对体制内课程进行了进一步延伸,提供全天8节课时的项目式课程。
人工智能教育三级运营体系
这样一套教育体系有别于传统教育体系。以皇国山基地校为例,除去基础教学之外,皇国山基地校还设有人工智能展厅、PBL项目式学习教室、无人机教室、3D打印创意工坊、竞赛厅、多功能演讲厅、教师研修室等多个教育空间。
学生在皇国山基地校展厅体验学习
其中,人工智能展厅更是涵盖了智慧农业、智慧工厂、智慧物流、虚拟现实、模拟驾驶、脑电波、肢体和人脸识别等12个人工智能互动项目,这些项目正是结合当下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应用关键领域的展示项目。竞赛厅会引入各类竞赛活动,激发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精神。科学性、知识性、互动性相结合的展览和体验式教育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究与实践的学习机会,由此也摒弃了国内备受诟病的与实际应用脱节的应试型教育。
实际上,优必选科技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核心内容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以智能机器人为载体,培养学生未来智造力;建设基础设施服务,助推政府落地人工智能教育;搭建师培体系,铺设人工智能人才成长通道。
在推进新基建的过程中,让新一代学子都能不费力地接受人工智能教育,在通往智能新时代的道路上,他们就是中国的智造力。
资讯来源于雷锋网,如若侵权,通知021-31666777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