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QQ在线  企业微信
 资讯 > 智慧教育 > 正文

发展人工智能教育,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2020/11/06中国青年报606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正在深刻改变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和人类生活。10月31日,以“聚焦六新蹚新路,项目为王促转型”为主题的2020中国(太原)人工智能大会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开幕。同日,作为大会内容之一的“第五届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系主任论坛”举行,来自各高校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和企业专家就人工智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问题分享了各自经验,并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北京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于剑教授阐述了现有两个人工智能定义的优缺点,他建议扬弃人工智能的拟人定义,采纳人工智能的专业定义。“人不能光由知识来限定,而人工智能却可以由知识来限定。”因此,他把人工智能定义为知识的表示、获取和应用,并认为在研究与教学中,应该对人工智能中的基础概念进行深入细致的再研究。

随着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不断升温,各国国家战略也在不断升级。于剑提出,中国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并不逊色于美国,但如果只满足于人工智能的应用,而不进行人工智能科学原理的研究,就没有在这场竞赛中取胜的绝对把握。

人工智能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其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与计算机、智能科学以及技术专业又该有何不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粒计算与知识发现专委会副主任,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主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国家“杰青”胡清华教授指出,不同高校要全面思考自身的特点和定位,因地制宜地进行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他说,“人工智能专业应面向国家、社会和企业需求,培养不同层面的人才,既要培养人工智能科学家,又要培养人工智能工程师,不同类型高校应对自身培养什么类型的人工智能人才有清晰定位。”他建议根据不同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需求制定不同的专业建设标准,并认为未来“人工智能思维”将于“计算思维”并列,高校将人工智能基础作为公共基础类课程可能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10月31日,在中国(太原)人工智能大会举办期间,胡清华教授发表题为“学科交叉、产教融合:新工科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演讲。(刘冰/摄)

胡清华教授提出了“人工智能+X”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希望采用教研学融合、产学/校企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模式三级融合模式和学科交叉、平台建设、模式改革、环境引育、多元保障的五位一体举措,来实现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但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的缺口却很突出。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及大数据学院院长王文剑教授指出:“据数据统计,美国和中国在人工智能人才投入方面居于世界第一方阵。中国虽仅次于美国,但与美国差距却较大。所以从国家战略来看,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急迫需要。”

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人工智能专业人才都是关键,因此,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科技处处长张清华教授指出,西部地区的学校在留住本地人才和引进外来人才方面面临着很多困难。一方面由于待遇问题而导致本地人才被大企业“挖墙脚”,另一方面引进来的“女婿”跟“儿子”之间矛盾突出,也造成了人才的流失。

关键词:




AI人工智能网声明:

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网站(www.aichinaw.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gongboshi.com

工博士人工智能网
商城
服务机器人
智能设备
协作机器人
智慧场景
AI资讯
人工智能
智能机器人
智慧城市
智慧农业
视频
工业机器人
教育机器人
清洁机器人
迎宾机器人
资料下载
服务机器人
工博士方案
品牌汇
引导接待机器人
配送机器人
酒店服务机器人
教育教学机器人
产品/服务
服务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零部件
智能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扫码反馈

扫一扫,反馈当前页面

咨询反馈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