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至4日,2020首届数字四川创新大赛总决赛和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在颁奖典礼揭晓的政务大数据应用赛十佳案例中,成都市大数据中心成功入围。
作为四川首位城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系列部署要求,成都市以“互联网+城市”行动为统领,统筹推进网络理政和智慧城市建设,积极破解“大城市病”难题,初步形成全天候能在线监测、能分析预测、能应急指挥的智能城市治理运行体系,促进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成都在政务大数据应用方面有哪些亮点?4日下午,成都市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成都依托“数字底座”,打通“城市大脑”与管理服务的“神经末梢”,推动在政务服务、教育、医疗、交通、应急、城管、环保、防汛、旅游等领域的智慧化场景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
社会诉求“一键回应”
成都将社会诉求作为检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等工作成效的标准和发现问题的来源,整合84条市级非紧急救助类服务热线实现社会诉求12345“一号通”,搭建集市委书记信箱、市长信箱、2399个县乡领导干部信箱、12345市长公开电话等于一体的全市统一的社会诉求受理平台。
社会诉求“一健回应”:成都市12345市长公开电话接听专区。
社会诉求受理平台实现受理、办理、标准、流程、考核、共享“六个统一”和“一号通、一网办、全覆盖”,民生诉求归集率达91.1%以上。将诉求内容、办理过程、办理结果实时全流程向诉求本人公开,让群众查看诉求办理情况如同网上购物一样便利。
开发网络理政APP领导理政版,推进政府领导理政办公扁平化、实时化、高效化,全市各级政府及部门负责人通过网络理政平台直接签批群众及企业诉求,及时回应社会关切。2017年以来收到来电来信1300多万件,诉求解决率89.48%,群众满意率91.5%。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基于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成都建设了“一平台、三中台、五前端、两保障”的“天府蓉易办”政务服务平台,从纵横两个方向联通各部门、各区(市)县业务办理系统,着力构建“一网受理、协同办理、综合管理”的在线政务服务体系,切实推动群众和企业办事“上一张网,办所有事,最多跑一次,一次能办成”。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成都“天府蓉易办”政务服务平台。
目前,“天府蓉易办”系统累计接入服务572项。其中,微信小程序企业版累计接入178项,分站点累计接入服务事项281项,自助服务终端累计接入113项。市级有关部门完成82项政务服务事项精细化梳理,各区(市)县完成138项政务服务事项精细化梳理。已率先推出“我要开餐馆”“我要开公司”“我要开理发店”等主题套餐式服务事项56项。平台累计总访问量3963.5万,总访客人数316.54万,总注册用户156.48万。
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方面:16家部门采用多规合一、电子审图、“先承诺后审批”等方式,快速完成审批,全流程平均用时从219天压缩到90天。
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成都以网络理政中心为城市大脑中枢,对接联通全市365个信息系统,接入9.72万路视频数据、11.62万个点位物联传感数据,整合叠加到城市运行态势一张图上,初步实现全天候能在线监测、能分析预测、能应急指挥,推动实现重点项目调度、环保在线监测等“一网通看、一网通查、一网通督”。
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成都网络理政中心互联网+督查。
例如在“互联网+督查”方面。成都市政府把重大项目调度“搬”进了中心,以往几大车人每天只能跑5至8个现场,现在1小时可完成30多个重点项目竞进拉练。
在“互联网+监管”方面。以食品餐饮领域监管为例,通过加强对传统方式管不到、管不好的校园食堂、网络餐饮、乡村群宴(坝坝宴)的监管,公众可用微信小程序查看2000多家配送企业和3000多家学校食堂的食材溯源、明厨亮灶等情况,网络餐饮违规率从2018年的50%下降到3%左右,纳入管理的坝坝宴至今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