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QQ在线  企业微信
 资讯 > 人工智能 > 正文

美陆军开展“2020融合”人工智能实战演练

2020/10/09人民网687

近期,美国陆军举行了一场实战意味浓厚的人工智能技术演练,凸显其通过人工智能推进战斗力提升的强烈意愿。在美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建设的背景下,其他国家也将迎头赶上,国际安全格局或将因人工智能军备竞赛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演习持续6周

多家美国媒体称,在最近举行的一场演习中,美陆军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成功利用人工智能“加速目标瞄准”。据悉,这场在尤马试验场恶劣的沙漠环境中开展的演习代号为“2020融合”,旨在帮助美陆军学习如何在多域战场作战,并尝试新技术。

演习从8月11日持续到9月23日,分为3个阶段。在渗透阶段,美陆军利用空间和空中传感器来识别形成“反介入/区域拒止”防御的目标;在瓦解阶段,美陆军战机负责清除敌方的远程精确火力;在利用阶段,美军地面部队在行动中击败了对手。

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在演练中的作用,美陆军“下一代战车”跨功能团队负责人罗斯·科夫曼认为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依托“风暴”人工智能系统(被誉为“计算机大脑”),协助更新射手用来打击目标的普通操作画面和指令;二是将地面机器人与小型无人机配合使用,对战场进行数字化测绘并传递信息;三是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目标识别,随着演习推进,美陆军对算法作出修改,以更好满足目标识别需求。

美陆军高层对此次人工智能演练不乏溢美之词。美陆军未来司令部司令约翰·默里表示:“此次演习使用的系统大多处于试验阶段,我们用了6周时间使其技术变得成熟,如果在实验室操作这一过程可能需要2年至3年。”科夫曼也强调,此次演习是美陆军人工智能实战化运用的重要里程碑,具有不可低估的象征意义。

研发方兴未艾

除上述人工智能演练外,美陆军近期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方面可谓动作频频。

一是研发战车辅助系统。据美“防务新闻”网站报道,美陆军正通过为战车装配人工智能系统,使其能够自行驾驶、自主选择目标并确定攻击的优先次序,以减轻士兵在多域作战中的负担。

二是助力反无人机系统。据美“防务一号”网站报道,美陆军和雷神公司正加速开发部署一种由人工智能辅助的反无人机系统,以应对近战小型无人机威胁。该反无人机系统对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升级,能够与指挥控制系统结合,将时敏目标威胁数据提供给决策者。目前,雷神公司正继续开发数据融合算法,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传感器搜集的数据,对关键的作战决策支持数据进行最优化处理。

三是协助战场坦克手决策。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道,美陆军正在研发一种全能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分析战斗数据,计算如何在坦克战中占据优势。该项目代号为“四分卫计划”,旨在为坦克人员提供人工智能助手,搜集所有可用的战场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打击对手的最佳方法。由于人工智能可以从卫星、无人机、雷达和士兵身上安置的摄像头搜集数据,这项技术将从根本上加快作战决策。

或将引发竞赛

总的来看,美陆军在人工智能研发应用方面的大踏步前进,是美军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战斗力生成的一个缩影。美国近期还邀请13个国家的100余名专家齐聚“联合人工智能中心”,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外界评论认为,此举表明美国及其盟友意在抢夺人工智能应用的“道德制高点”。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仍将是美军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按照美陆军未来司令部司令约翰·默里所言,未来的战场是“极度活跃的战场”,战场上充满了混乱、快速变化的复杂信息,需要进行快速分析,未来战争的结果很可能由决策速度决定,因此美陆军必须将人工智能程序融入到几乎所有未来系统中。

在此背景下,其他国家势必会在这场人工智能竞赛中加速前行,以作战效能为导向,在研发、试验、列装和实战等领域不断推陈出新。全球人工智能军备竞赛或将因此愈演愈烈,对国际安全格局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

关键词: 人工智能




AI人工智能网声明:

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网站(www.aichinaw.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gongboshi.com

工博士人工智能网
商城
服务机器人
智能设备
协作机器人
智慧场景
AI资讯
人工智能
智能机器人
智慧城市
智慧农业
视频
工业机器人
教育机器人
清洁机器人
迎宾机器人
资料下载
服务机器人
工博士方案
品牌汇
引导接待机器人
配送机器人
酒店服务机器人
教育教学机器人
产品/服务
服务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零部件
智能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扫码反馈

扫一扫,反馈当前页面

咨询反馈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