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自动贩卖车、清洁机器人、选股系统、“千里眼”系统……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场景化产品,在南沙可以一次看齐。8月20日,广州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人工智能成果展示会在南沙城开幕。研究院数十家入驻企业展示了近百款AI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呈现“AI+全世界”。
商用扫地机器人。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摄
智能机器人省心省力解放双手
智能机器人玩偶,可实现与孩子进行语音互动;商用智能清洁机器人,可轻松实现安全清洁自动化;中医养老机器人可实自助体检、情绪识别……现场所展示的人工智能能成果涉及到服务、金融、养老医疗等多个领域。
针对需要大量使用文案的企事业单位,云天弈(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智能写稿机器人平台——“弈写”。通过该平台,输入想写作的内容关键词,一秒钟就可输出优质文案。记者了解到,云天弈现场还发布了新产品——智能研报系统。该系统可以一键生成报告,为投行、证券等金融企业等用户分析决策提供智能化建议。
现场,还有多家企业展示安防摄像领域的科技成果。其中,智云智道自主研发的天枢系列高精度球型转台产品和红外自动触发视频周界报警智慧眼,可实现5-15公里半径范围内可见光及红外监控,让传说中的“千里眼”变成现实。
中医辨识机器人。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摄
展会15吨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
仪式现场,一张“碳中和”证书也引起不少注意。经研究院入驻企业绿融(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运用其研发的中国首个绿色金融人工智能引擎对本次展会的照明、交通等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测算,本次展会活动将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约为15吨二氧化碳当量。
据悉,绿融(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购买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坪丰村林业扶贫碳普惠项目产生的广东省碳普惠制核证减排量30吨,捐赠给本次展会主办方广州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抵消展会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市场总监张辰向广州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和绿融(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颁发碳中和证书。
成果展示会碳综合证书颁发。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摄
力争2020年底年产值达10亿元
记者了解到,作为南沙区四大人工智能产业平台之一,广州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已搭建起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人工智能全产业生态链平台,已形成多门类AI产业研发集群雏形。
广州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田溯宁介绍,2017年12月运营至今,研究院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努力将南沙打造为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生态圈。经过两年多努力,在人才引进、企业孵化、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不错成绩。截至目前,23家人工智能先进团队入驻研究院办公。产业布局涉及芯片设计、AI算力、智慧城市、医疗领域、机器人制造领域、语言处理领域等。入驻企业领军人物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英国皇家学院、工程院院士1名,IEEE Fellow 2名,以及多位曾在美国惠普实验室、微软亚洲研究院、华为语音智能、亚马逊等机构工作过的资深专家。
青少年视力系统动态检测系统。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摄
目前,该研究院为拓展人工智能校企合作培训和人才孵化业务、为入驻企业提供人才保障,研究院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培训中心2019年挂牌。此外,研究院已与3所高等院校签订了人才培养课程合作意向,2年内能为南沙人工智能企业输送一批专业人才。
田溯宁表示,未来研究院将继续提高企业孵化产出率。通过搭建AI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领域、企业应用领域的实验性应用场景与数据,促进入驻企业的产品快速成熟,并帮助其进行市场推广,力争2020年底年度产值达10亿元,新增至少40项软著和专利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