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居民反馈,现在排队少了、付费方便了。”7月15日上午,上海市静安区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孔斌表示,以往需要一小时甚至一上午的事情,现在通过“健康静安”平台,看病、付费、开药十分钟就可以完成。
后台统计显示,2月15日至7月13日,“健康静安”平台关注人数达到10.9万人,平均每天增加575人;注册人数为8万,平均每天增加502人。通过与“随申办市民云”对接,“健康静安”服务范围可覆盖2000万上海市民。
孔斌指出,“健康静安”系列信息惠民应用集合了健康门户网站、微信平台、支付宝服务窗、健康静安APP四大系统,可以为居民提供预约挂号、扫码支付、报告查询、就诊记录查询、健康档案查询、健康管理等全流程就诊服务。
患者可以在APP上查阅个人健康档案详情,查看在各医疗机构的就诊记录、体检记录,方便健康管理。
静安区内65岁老人占了全区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考虑到这一特殊情况,“健康静安”推出了敬老模式,为老人设计了更大号的字体,将家庭医生、健康档案、预约就诊、延伸处方查询等四大常用功能集中的同一界面上,方便老人使用。
孔斌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平台陆续推出了自我筛查、线上咨询、流行病调查功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状态下,上线发热门诊、核酸检测预约就诊功能。
静安区互联网医院今年3月启动建设,目前彭浦新村、临汾社区、南京西路社区、共和新社区四家社区医院已正式运行,“今年年内将完成所有社区医院和两家区属二级医院建设,”孔斌表示。
其中,彭浦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互联网医院也是上海市首家社区互联网医院,彭浦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彭德荣表示,互联网医院能实现签约居民线上图文问诊,增加与家庭医生的亲密联系;此外,互联网医院也上线了AI随访、回访功能。
目前,静安区家庭医生签约人群覆盖60%以上重点人群,下一步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将逐渐向年轻白领、亚健康人群展开。
在加快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方面,静安区卫生健康委主任叶强表示,目前,静安区已和辖区内所有三级医院都建立了医疗联合体,形成南、中、北区域医联体并进,专科医联体为辅,专科联盟为补充的区医联体网络格局。
作为中部医联体牵头单位,闸北中心医院院长赵铮民表示,闸北中心医院已与长征医院共建“急救创伤医联体”,与华东医院共建“康复医联体”。
赵铮民表示,医联体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与医院实现5G技术下的远程会诊,可以开展无线远程查房和多学科诊治(MDT),组织多学科专家视频会议系统开展联合门诊。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能显著提高医师的效率和肺结节的检出率,几秒钟就能对患者的CT影像出具智能分析结果,以往仅靠医师的人工阅片一般需要8-20分钟。
叶强指出,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抓手。
2019年,静安区卫生事业经费投入11.92亿元,公共卫生经费人均95元;此外,每半年梳理调整一次静安区区属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目录,逐步形成区域慢性病用药一体化。
叶强表示,下一步静安区将积极优化区域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加大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支持老年医学、老年护理、康复医疗的体系建设,同时加快妇、儿等短缺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