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人口红利减少,老年人口增长,未来人工护理等成本也将增高,新形势下利用科技进步,新型养老方式日趋流行,关心老年人的健康护理、休闲娱乐,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让老人充分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和舒适,智慧养老将成为中国未来养老的新形式。
智慧养老,上海已为老年人打造家门口的人工智能服务站样板。周家渡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老人打造了家门口的人工智能服务站,使用智慧自助体检机器人进行包括心跳、血压、体温等项目的体检,实现远程医疗服务,并建立了智慧养老数据中心。
在智慧养老解决方案中,养老服务机器人将在康复、护理、陪伴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智慧养老的一个分支。
养老服务机器人的分类
目前对于养老机器人的概念没有严格的界定,AgeClub(注:专注中国老年行业商业创新)根据机器人能够解决的老年人需求类型进行划分,将养老机器人主要分为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
康复机器人分为普通康复机器人和外骨骼机器人,护理机器人主要用于移动支援、生活辅助、护理监护等方面。这两类机器人属于他助型养老服务机器人,主要是医疗、护理机构使用。
陪伴机器人则属于自助型养老服务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家庭、养老机构,一般是休闲娱乐和情感交互。
服务机器人养老领域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功能要求复杂,而现阶段机器人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低,目前养老服务机器人在智慧养老市场上的占用率还不高。
养老服务机器人应用现状
《2018年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家用服务机器人中技术含量最高、与养老最密切相关的助残机器人市场占比不足0.1%,更多的是休闲娱乐机器人(30.88%)和家庭作业机器人(67.65%)。
养老机器人作为极其垂直的细分领域,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包括帮助老人翻身、老人摔伤的救助等,加上陪伴、交流、做饭等繁多的功能,集成复杂程度非常高。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企业即便涉足养老机器人领域,更多的是采用与儿童产品通用的方案,不包含行动能力,仅停留在基本的交流对话、视频通信等,基本可以划归为休闲娱乐类机器人。
家庭作业机器人包括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等,很显然只是白电的智能化,存在功能单一化、集成度低的特点。加上健康监测、急救报警等周边产品,所有上述的智能设备构建的智能养老市场在整个养老产业中的占比还不到1%。
即便如此,未来市场预期潜力还是巨大。关于养老服务机器人对中国来说有三大驱动要素。
养老服务机器人三大驱动要素:
护理员短缺+人均GPD突破1万美元+机器人政策
对于中国来说,“护理员严重短缺+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政策规划”将成为驱动国内养老机器人行业发展的三大要素。
1. 护理员严重短缺:截止2018年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
2. 经济发展支持:经济发展水平是养老需求释放的重要因素。美国、日本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时养老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中国目前已经实现人均GDP 1万美元。
3. 机器人政策规划: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和军用机器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商用。
2017年《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公共服务机器人实现批量生产及应用,医疗康复、助老助残等机器人实现样机生产,完成技术与功能验证,实现20家以上应用示范。
大量服务机器人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为我国养老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引导。
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在未来,智能化、多功能化、技术高度集成的养老服务机器人会成为发展的重点,走进千家万户,助力中国智慧养老。